浏览数量:10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0-26 来源:本站
肾蕨(学名:Nephrolepis auriculata (L.)Trimen):附生或土生。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匍匐茎棕褐色,不分枝,疏被鳞片,有纤细的褐棕色须。叶簇生,暗褐色,略有光泽,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状多数,互生,常密集而呈覆瓦状排列,披针形,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
【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的叶或全草。块根中含有羊齿-9(11)-烯,β-谷甾醇,里白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谷甾醇棕榈酸酯和环鸦片甾烯醇;地上部分含红杉醇。全草还含有24-乙基胆甾醇,24-甲基胆甾醇,24-乙基胆甾-5,22-二烯醇和胆甾醇及痕量24-甲基胆甾-5,22-二烯醇。
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治刀伤,吐血,淋浊,不孕。
《四川中药志》:治乳痈及产后乳肿。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反胃噎膈,疝气。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肺热咳嗽,蜈蚣咬伤,汤火伤,小儿疳积,淋巴腺结核。
临床应用
1.治淋浊,小便点滴,疼痛难忍:蜈蚣蕨(干用)五钱,杉树尖二十一颗,夏枯草五钱,野萝卜菜四钱。煨水对白糖吃。(《贵州民间药物》)。
2.治刀伤:蜈蚣蕨嫩叶捣敷。(《贵州民间药物》)。
3.治乳房肿痛:肾蕨嫩茎叶,捣绒敷。(《四川中药志》)。
4.治湿热黄疸:圆羊齿干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5.治噎膈反胃:圆羊齿干全草研末三钱。每日三次,酒冲服。
6.治久痢:圆羊齿鲜叶三两。捣烂,加米泔水调匀绞汁取。(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