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头米》教学设计

1.《鸡头米》教学设计

浏览数量:2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2-15      来源:本站

1.《鸡头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古诗朗诵,想象诗中描写场景,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2.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鸡头米的形态特征。

3.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运用文字或画笔,记录和整理鸡头米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合适的方法观察并记录鸡头米的特点。

难点:能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准确、全面记录并描述鸡头米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鸡头米、视频、课件。

学生材料: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读诗,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能读一读这首古诗吗?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景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除了吗?

学生读诗,小组交流。

2.谈话:在这其中,诗人描述了一种草药,是什么?

将学生的话题聚焦到“鸡头米”。

二、确定主题

1.刚才这首诗中,诗人描写的是鸡头米生长环境及采摘的场景。

2.同学们,你们见过鸡头米吗?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些刚采摘上来的鸡头米。你们了解它吗?你们认真观察过它吗?

学生说一说对鸡头米的了解。

3.看来你们对鸡头米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还不够全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更加深入的认识这种植物吧!

三、观察了解

1.你想用哪些方法观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方法)

2.你们考虑得很全面,接下来我们就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鸡头米的观察。

出示观察要求:

(1)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它们的特点记在记录单上;

(2)对照记录单,每位成员在小组内,用这样的句式:“我观察到的鸡头米有(                 )特点。”

(3)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全班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四、提出问题

大家都很善于观察,找到了这么多鸡头米的特点。那么这其中哪些特点跟它的药用价值有关呢?请课后思考,我们下次一起来探秘关于鸡头米的更多知识。

【板书设计】

44.jpg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