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0-29 来源:本站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十月的校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2024 年 10 月,长江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校本研修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融合教育,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其中。
10 月 23 日,高慧敏老师在四(2)班执教《精卫填海》。课堂上,有几位融合教育学生。高老师先从语文园地的词语引出 “神话”,创设 “争做神话传讲人” 的情境,为激发融合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老师运用色彩鲜艳的神话主题图片,进行生动讲解。之后,通过 “神话故事我 来读” 的学习活动检查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考虑到融合教育学生朗读可能存在困难,高老师特意安排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一对一指导,从读准音到读好节奏,实现朗读的进阶。
接着,通过 “神话故事我来品” 的学习活动,组织同桌合作理解文意。高老师为融合教育学生准备了简易的图文对照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在品读中,全体学生感悟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最后,通过 “神话故事我来传” 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缺少故事结尾,小组合作续编结尾,传讲故事。高老师鼓励融合教育学生大胆表达想法,并安排小组内其他同学给予帮助,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从传讲到传写,层层递进。
课例结束后,听课教师对本节课进行交流,肯定本节课从单元整体出发,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在活动设计上也体现出了进阶,尤其对高老师关注融合教育学生的做法表示认可。
下午,周荣婷老师莅临长小对教研组进行指导。周老师在了解教研组主题和计划后指出,教研组在开展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高度相关,教学活动要有支架支持。比如教研组主题是围绕 “深度学习” 展开,那如何评价学生达成了深度学习的目标,还需要设计相关的观察记录等,特别是针对融合教育学生,更需要建立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10 月 29 日,高慧敏老师在四(1)班再次执教《精卫填海》一课。高老师通过 “读、品、传” 三个学习活动任务之间实现学习进阶,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供路径。在读的环节中,从读准音到读好节奏,再到自己思考模仿古人朗读出节奏,激发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为帮助融合教育学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韵律,高老师借助拍手、跺脚等简单动作,引导他们掌握朗读节奏。
在品的环节中,通过想象女娃溺水变精卫的神奇画面,想象精卫填海的困难,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借助三个情境实现人物形象的深度感知。高老师为融合教育学生提供了更多引导和启发,如播放动画片段,帮助他们展开想象。最后,在传的环节中,重点关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故事为载体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高老师鼓励融合教育学生勇敢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课例结束后,大家在录播教室进行研讨。一是讨论本次课例是否体现了学习活动进阶,有没有可以再次优化改进的地方。二是讨论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达成了深度学习目标,根据观察表说一说自己的观察记录,或对观察表提出改进意见。大家一致表示,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习活动进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针对融合教育学生,在观察表的设计上还需进行细化,可以从教师教学或学生活动的不同角度设计星级评价表,以便更全面地评估融合教育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实践促进发展,探索教法促进学法,我们始终相信:“教研” 是一场诗意的修行,学习活动有进阶,我们老师也会在教研的路上遇见更棒的自己,为融合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