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慧科研·长江】春研赋能・撷英拾萃 ——长江小学年教师第三次教科研培训

【灵慧科研·长江】春研赋能・撷英拾萃 ——长江小学年教师第三次教科研培训

浏览数量:1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来源:本站

四月芳菲盛,研思正当时。为助力青年教师在 2025 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经历:化知识成素养”征文活动中深耕细作,4 21长江小学教科室开展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教科研培训活动。且看这场以“经历”为笔、以“素养”为墨的研思之旅,如何在春日里勾勒出教育的诗意与担当。

一、解码经历,让知识在时光里抽芽

孙菁主任以 “经历:教育土壤里的生长密码”为题展开培训,她援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中“实践育人”的理念,将“经历”比作联结知识与素养的桥梁:“当学生亲手触摸实验器材、俯身丈量生活场景、用心拆解真实问题时,知识便不再是课本上的符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素养基因。”她以“选材五维图谱”为框架,带领教师漫步课程建设的“百花园”—— 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深耕田”,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创新林”,从活动仪式的“浸润池”,到社会资源的“实践场”,每一处都藏着“经历育人”的鲜活案例。

孙菁.jpg

二、以行证道,让经验在叙事中闪光

骨干教师杭明珠建议青年教师:“把课堂当作实验室,把教案当作观察笔记,用‘第三只眼’记录学生在经历中的‘关键表情’‘意外生成’‘思维跃迁’,这些都是论文写作的‘珍珠’。”

杭明珠.jpg

三、以笔筑梦,让成长在文字中沉淀

青年教师张瑜表示“曾以为教科研是‘云端的星星’,今天才发现它藏在学生擦破的橡皮屑里,躲在小组争论的分贝值中,映在画作失败的皱眉与成功的笑涡里。” 她分享了自己正在构思的案例。

“或许我的文字还很青涩,但我愿意做教育麦田里的‘记录者’,让每个平凡的课堂瞬间,都成为素养生长的注脚。”她的话语如春日溪泉,流淌着青年教师的赤忱与勇气。

张瑜.jpg

四、以思为种,待来日繁花满径

活动尾声,教科室主任以“三问”叩启教师的研思之门:“当我们谈论‘经历’时,是否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丈量过学习的深度?当我们书写‘素养’时,是否看得见知识在经历中‘化蝶’的轨迹?当我们投身教科研时,是否记得每一个文字都应饱含对教育的敬畏与热爱?”

这场春日里的研思聚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愿青年教师以 “经历” 为犁,深耕课堂沃土;以 “文字” 为种,播撒思想星光。待五月投稿季,且看那一篇篇浸润着汗水与智慧的文章,如何在“黄浦杯”的园地里,绽放成素养教育的绚烂春景。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

教科研是这场遇见中最动人的注脚。

愿我们在经历里深耕,在文字里生长,

让每一次思考,都成为照亮成长的星光。

 

撰写:教科室

拍摄:鲁修标

审核:孙菁  徐若昕  唐莉娜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