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来源:本站
2025年4月16日,长江小学以一场“沉浸式、场景化、校本化”的智慧教育研训,点燃教师数字化转型热情。教导处邓主任以“政策解码-实操攻坚-课例共生”三阶递进模式,带领全校教师解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的“深度应用密码”,实现从“资源搬运”到“教学创生”的跨越式突破。
一、政策解码:锚定“三个定位”,让“国家队资源”扎根校本土壤
邓主任以《国家平台:从“资源库”到“创新场”的转型路径》为题,提出“三重定位”破题:1. 权威性定位:平台资源是“教学基准线”,需与校本目标“校准对齐”;2. 普惠性定位:平台功能是“普惠工具箱”,需与教师能力“梯度适配”;3. 开放性定位:平台数据是“创新催化剂”,需与校本课题“化学反应”。
二、实操攻坚:破解“三大痛点”,打造“10分钟备课-40分钟增效”闭环
针对教师前期调研中反映的“资源难筛、技术难用、适配性差”三大痛点,邓主任以“学科+场景”双维拆解,发布“高频功能应用清单”:1. 精准备课“三板斧”• 智能检索:输入课题自动关联“课标要求-教材版本-单元目标-课时重难点-配套资源包”;• 资源魔方:拖拽式组合“微课视频+动态课件+分层习题+拓展阅读”,3分钟生成个性化课例;• 校本嫁接:上传校本课件至平台“资源诊所”,AI自动诊断与国家资源的“融合点”。
三、课例共生:孵化“三大样态”,让“国家资源”长出校本根系
培训核心环节设置“学科融合工作坊”,邓主任引导教师以“平台资源+校本课题”为支点,重构教学模型:• 语文组《非遗里的诗词密码》:调用平台“诗词动画+金陵民俗VR”,结合校本“南京云锦纹样解码”项目,学生创作“诗词纹样AR明信片”;• 数学组《校园碳中和行动》:接入平台“碳排放计算器”,联动美术组设计“光伏板造型+校园节能方案”3D建模赛;• 劳动组《智慧农场3.0》:运用平台“物联网数据包”监测土壤酸碱度,结合科学课完成“水培生菜-光照调控-营养液配比”全流程探究。
四、长效赋能:构建“三阶体系”,让“技术赋能”成为“教学新常态”
培训尾声,邓主任发布“国家平台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 基础层:每周“5分钟微课”推送(如《如何用平台数据生成个性化错题本》《跨学科资源检索四步法》);2. 进阶层:开展“双师课堂创新大赛”“虚拟实验金课评选”,获奖案例纳入校本资源库并推荐区级展示;3. 研究层:设立“平台应用专项课题”,探索“AI学情诊断+教师分层干预”教学模型,优秀成果汇编《长江数字教育案例集》。他强调:“教导处将建立‘教师数字画像’,记录每位教师的平台使用轨迹、资源重构能力、学生成长数据,让技术赋能从‘突击战’变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