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情韵 源远流长

大江情韵 源远流长

浏览数量:27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04      来源:本站

大江情韵  源远流长

 

浩浩长江,万古流芳。出山入海,日月同光。揽万里河山,脉通广袤;承五千年文明,见证沧桑。长江文化,灿烂辉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五湖四海的垦荒人来到了长江边的一片江滩湿地,开荒拓野,建成了一片棚子村。

1947年,勤劳淳朴的长江人在这片棚子村上创建了只有几十名师生的小学,拉开了长江小学教育的序幕,也谱写了一曲曲长江小学教育的辉煌。

正所谓:金陵东郊,扬子江畔,北望瓜洲,东枕镇江。历几十载风雨,旧貌新颜;育无数学子,桃李成蹊。

 

    第一篇:大智长小

近年来,长江小学紧紧抓住“振兴远郊教育行动”、“三名计划”、“六大工程”,“新教育实验”等机遇,学校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振兴远郊教育行动”更是成了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栖霞区万震副区长,区教育局徐观林局长、王守云书记,龙潭街道崔永国书记、孙东方主任等领导亲临学校进行调研,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南京市教科所原宋宁副所长等专家也莅临学校指导,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紧扣“长江小学”的校名,抓住紧靠长江的地域优势,结合学校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凝练长江文化的精神特质,确立了彰显长江精神的大气教育。大气教育以“大气做人,大志立行”为核心价值,其目标是培育具有大德、大智、大美、大行的学生群体,打造充满正气、和气、底气、雅气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大雅、大美、大爱、大气的园林校园,师生共唱长江之歌,共建大江文化,全力打造长江小学教育升级版。

正所谓:江韵儒风,厚积深藏。大气做人,大志立行。

 

第二篇:大行长小

我们依托省级规划课题《带着梦想起航:农村小学师生共建“大江情韵”系列社团的实践研究》,依据”大江情韵”特色文化课程体系,着重开发了“江韵·赏景、江韵·习艺、江韵·品文、江韵·研科、江韵·健体系列校本课程,利用学生社团、校本、综研、课间活动、阳光运动等时间进行实施,为不同潜质、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让学生人人参与,自主选择,在课程游学过程中,实现课程与学生生活相伴,课程与学校文化相融。

学校现有学生378名,378张稚气的笑脸如378只灵气的小江豚,是长江小学活力的来源。学校在“大江情韵”特色课程文化的引领下,通过“小江豚”游学的形式,让他们活跃在课堂,穿梭于学园,灵动在社区、在企业、在田野…倘佯在长江。

“江韵习艺”充分发挥“我型我秀”小舞台功能,营造翰墨飘舞,琴声悠扬,舞姿翩翩,鼓声阵阵的艺术“大观园”景象。学校组建了“江蓝画社”、“小江豚管乐社”、“江风舞韵社”、“秦江古筝社”等精品社团,让学生自主选择,人人参与,让艺术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每年“六一”儿童节,我们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展演,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我们还走进南京医科大学,与大学生同台表演;走进社区,参与汇报演出;走进大唐电厂,与职工联欢;走进兄弟学校,参与校庆及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学校的艺术社团在本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江蓝画社”获得“全国绘画比赛先进集体”,数十名学生在全国绘画比赛中获奖。

“江韵研科”开展了长江水资源调查,气象观测,水生物研究等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田野,体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走进“水一方”生态园,观赏乡村美景,激发热爱家乡之情;走进大唐电厂,学习发电原理,增强能源节约意识;走进龙潭金箔厂,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组织学生参加科技“五小”创造活动和组建“江帆机器人社”。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潜能、增长见识、感受创造的乐趣与价值。去年,我校的六名学生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全国机器人大赛,获得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今年参加在沈阳举办的全国机器人大赛,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江韵品文”整合并拓展了基础教育课程中有关长江的美诗文、典故等在校园墙壁上展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大江的诗情画意。开展长江美诗文朗读、国学经典诵读等主题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提升素养。通过“淼淼导游社”,向学生介绍江韵十八景,领略长江文化的博大精深,恢弘气魄,领悟“大江情韵”校园文化的内涵。学校在南京市第四届校园情景剧比赛中获奖,精彩的节目登上了市级表演的舞台。

正所谓:学海泛舟,“江豚”蹁跹。嘉华盛世,革故鼎新。特色兴校,惠风和畅。艺术奇葩,蓓蕾绽放。

 

第三篇:大美长小

我们着力打造校园环境,凸显人文景观、生态景观的育人功能,重点构建“江韵十八景”。 孩子们置身“大江情韵”校园,经受“大江”文化的浸润,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江源浩气”让孩子们溯本求源,感受长江文化的源头活水。塑造具有长江情怀的大智慧,大气魄。

   揽万里河山,脉通广袤;承五千年文明,见证沧桑。“江城揽胜”打开了一扇扇“城市之窗”,孩子们身临其境,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娇。

“江豚入泮”是长小学子入学仪式的场所,他们在这里正衣冠、过泮桥,绕泮池,诵经典,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江畔抚琴”是孩子们轻挑琴弦的舞台,空灵之声氤氲悠远,长江之歌历久弥新,艺术音韵陶冶身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江帆竞秀”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孩子们在这里尽情挥洒汗水,收获自信、自强、自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江情韵”外圆内方,象征长江文化生生不息,追寻长小大气教育之梦。

正所谓:诵长江之弦歌,氤氲悠远;扬文学之风帆,诗情激昂。游万卷之书海,行以致远;领大江之情韵,源远流长!

 

第四篇:大气长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依托现有的资源,着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群体。

我们“法定”每组半天的集体备课时间,健全由教学校长直至学科教师层层负责的集体备课管理网络。抓实校本教研,创新了“课题引领,主题突出,问题诊断式”的教研形式,让有限的优质师资资源放大,实现有效的同伴互助。

我们重视教师读书活动,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共读共写”活动,启动了“江之韵”读书行动计划,定期开展“江韵讲坛”主题阅读沙龙活动和演讲比赛。

我们虽地处栖霞的最东郊,但积极争取交流和展示的机会,每个教研组每年都在学校开展一到两次的全区研训活动,并且经常邀请区进修学校的领导、教研员和区远郊教育发展指导团的专家、名师到校上示范课、开设讲座,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行动就有收获。学校现有教师36名,其中,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区学科带头人5名,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2名,区优秀青年教师3名。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小学艺术活动中心”、“南京市小学科技先进集体”、“南京市优秀少先大队”、“南京市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长江,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我们相信,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各位同仁的支持下,长江小学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长江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正所谓:长江精神,生生不息!江河气魄,继往开来!美哉,灵秀长小!壮哉,大气长小!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