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4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04 来源:本站
短文阅读训练方法之我见
顾来喜
阅读的训练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他们在长期的课内课外的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一个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因此,这项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不要光做训练题,而要注重训练阅读的内容与课内的精彩名篇名段的结合,以及在阅读的审题以及解题方法上进行指导,而不是大海捞针似的做大量的阅读题。
通过多年的毕业班教学,我认为从以下方面来进行阅读训练: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时要学会“用心”去读,所谓用心就是要静下心来读,抛弃一切想法,读到文字的表面,入到文字的深处,进到自己的脑海,精读,咬文嚼字地读。“浮躁”是阅读的大忌,泛读,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随意看表象是学生阅读中的普遍现象。对于一些写人记事的文章所谓用心就是将心比心,把自己当作文章中的主人翁,把自己当作作者,把自己的心,人物的心,作者的心合在一起,就能做到了“潜心会文本”,即与作者,与人物的对话。这种方法的练习,我们可以从教材文本出发来进行指导,比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我们可以要学生把自己当作美穗子,你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见到陌生的威武的军人会怎样?有此,可以让学生想象,你初次见到聂将军时,为什么会惊恐?再结合描写聂将军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在读中品悟;后来为什么“你”会跟着将军跑前跑后,离不开聂将军了。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学生就能自然地知道,这种前后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聂将军的高尚人格和将军的风范。如此把四十年后的美穗子想成自己如果见到了恩人后会出现的情景,学生就会很自然说出当时的场面,感受人物的胸襟。在情感十分丰富的课外阅读中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其次,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时,要采取几个回合:
可以从题目中读读,看看这个题目推测文章可能写什么(写人、记事、说明等)题目说明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或题目是否是主要内容、线索、中心等等,这个过程还可以贯穿在读文中,文章的哪部分与题目结合最紧,对于有特点的题目,哪些地方说出了题目的意思或者是点了题目等等。初读课文,用写人记事以及说明人及写景文章的不同方法来读读想想。如:文章写了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情,事情是分几个部分写的等等。思考后进行读题,看看阅读的题目有哪些?分别与哪几节或哪几句话关系最紧密,然后围绕阅读题目,认真细致地阅读有关段落和句子进行阅读练习。
再次,对于阅读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审题,比如:“用原文中的句子,用什么符号标出,用自己的话说明及简述,分别说说等等”词句要引起特别的重视。
第四,在精读答题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迁移。如写人的文章,《天游峰的扫路人》我们可以通过研读描写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句子,来发现扫路人与其他普通劳动者的共性和异性;对文章的结构也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复习迁移,如:按时间,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总的结构,并列式的叙事等等。
第五,在答题时,可以适当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要学生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以结合《烟台的海》、《山谷中的谜底》、《夹竹桃》、《莫泊桑拜师》等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总结,呼应,点题,点明中心,表达感情这些有特点的构段方法来进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一般的阅读文章总会有些题目与开头结尾有关。
对于一些问答性的题目,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进行,什么情况下联系上文,什么情况下在下文中找,什么情况下既要联系上下也要联系下文,要适当 的教给学生的方法,如:“月光下的夹竹不止于此,这样的韧性”中的“此,这”一般在上文中找,“看了什么,他的心情不平静”也一般在上文中找,什么“疑惑”就可以在紧接的下文中找有关的句子,对于综合性的答题要联系上下文特别是重点段来进行。
还可抓住文章中有特点的过渡句段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如:《烟台的海》:“走出复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这个过渡中的两个关键词“浪漫,高远”分别是烟台的海夏、秋季节的特点,上下两段的重要内容,“浪漫,高远”分别体现在哪里?就可以一上一下去找。《海洋——人类21世纪的希望》第五节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致力于海洋资源的开发。”这句既是这一节的过渡句又是中心句,我们设计:“这个问题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分别指什么?通过阅读,学生就能把握抓住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方法。把这种方法也可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对于阅读题的理解,准确把握有很大的作用。当然还有些前后照应的因果句也应引起我们阅读时的注意。
第六,对于一些综合性的阅读题目,我们可以对题目进行分解来进行阅读训练,这些题目常常要求联系文章,联系生活来进行。如:课外阅读:《父亲的心》一文中的第4题,举例说说你对“父爱、母爱都是无价的,有了他们,我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切,拥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的理解: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进行先理解再举例最后进行一句话总结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时特别扣住关键词:“无价,拥有一切,拥有勇气”来说说句子的意思。然后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来举生活中的实例充分体现父母之爱的伟大,最后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第5题:我看到了父亲的心,那是怎样的一颗心呢?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换个题目:就是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从文章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这样学生就能自然想到所学的《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天游峰的扫路人》这样的写人的文章,分析人物特点的方法,也就抓住了人物的表现来思考,就变难为易,也就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
当然,阅读训练一定要与具体的文章结合起来进行,一方面不能孤立地进行阅读分析,另一方面也不能空洞地讲阅读的方法,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