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韵香 探教学路 ——暨长江小学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品古韵香 探教学路 ——暨长江小学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2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27      来源:本站

品古韵香 探教学路

——暨长江小学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1126日,连续几天的阴雨,把寒冬一下子就拉到了我们面前。可是寒冷却无法驱散长江小学全体语文老师的教研热情。大家正集中在六(1)班的教室里,聆听尹杰老师执教的《伯牙鼓琴》。

12月_html_2b8f4883.jpg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六年级的课文,选自《吕氏春秋》,和老教材中的《伯牙绝弦》故事相似,但多音字多,有长句子,难度大一些。尹杰老师在第一次教学时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多音字的读音,自己确定节奏的划分。在确定读音和节奏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对句子的理解。这两个步骤下来,基本上全文的意思就把握了,然后就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设计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课堂上学生大概能根据注释确定多音字的读音,可在自由读、指名读了好几遍之后,仍旧不能读准确。等到整体感知环节结束之后,已经花了二十五分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后面的环节非常赶。

课后我们积极研讨从教材解读到课堂提问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研讨。

12月_html_m2ed15950.jpg

1127日,尹杰老师又借用六(2)班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伯牙鼓琴》的课堂教学。这一次教学尹老师设置了一个主问题,即让学生找出伯牙鼓琴的句子,以此为突破口,疏通课文。老师引着学生,学生带着老师,将课堂推向高潮。最后在学生和老师的深情朗读中结束。

12月_html_m6a9eb94b.jpg

记得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讲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习的兴趣,积累起丰厚的语文素养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思的。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