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小学树木介绍

长江小学树木介绍

浏览数量:547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04      来源:本站

长江小学树木介绍

 

 

金 叶 女 贞

拉丁学名:   Ligustrum×vicaryi

科    属木犀科 女贞属

形态特征23米,冠幅1.52米。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我国长江以南及黄河流域等地均能适应,生长良好。性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较强,它抗病力强,很少有病虫危害。

 

 

罗汉松

拉丁学名: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科    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

形态特征罗汉松(原变种)为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较密。叶螺旋状着生,条状披针形,微弯,长7-12厘米,宽7-10毫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显著隆起,下面带白色、灰绿色或淡绿色,中脉微隆起。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华北盆栽观赏;耐阴性强;喜排水良好湿润之砂质壤土,对土壤适应性强,盐碱土上亦能生存;对二氧化硫、硫化氢、氧化氮等多种污染气体抗性较强;抗病虫害能力强。

 

 

孝顺竹

拉丁学名:   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 ex Schult.

科    属禾本科 莿竹属

形态特征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节间长30-50厘米,幼时薄被白蜡粉,并于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节以下部分尤其较为密集,老时则光滑无毛,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分枝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节即开始,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稍较粗长。

生长习性: 为南方暖地竹种,主产广东、广西、福建等省,江苏、浙江、安徽南部栽植亦能正常生长。系丛生竹类中之较为耐寒者。性好高爽,适生于温暖湿润、背风、土壤深厚之环境中。

 

 

日本五针松

拉丁学名 Pinus parviflora Siebold et Zuccarini

科    属松科;松属

形态特征乔木,在原产地高10-30米,胸径0.6-1.5米;幼树树皮淡灰色,平滑,大树树皮暗灰色,裂成鳞状块片脱落;枝平展,树冠圆锥形;一年生枝幼嫩时绿色,后呈黄褐色,密生淡黄色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树脂。

生长习性: 阳性树,但比赤松及黑松耐阴。喜生于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适当湿润之处,在阴湿之处生长不良。虽对海风有较强得抗性,但不适于砂地生长。生长速度缓慢。不耐移植,移植时不论大小苗均需带土球。耐整形。

 

 

金 边 黄 杨

拉丁学名:   Euonymus Japonicus cv.Aureo-ma

科    属卫矛科 卫矛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

生长习性: 喜温湿气候,叶色光泽,嫩叶鲜绿,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的绿篱树种,可经整形环植门道边或作花坛中心栽植。

 

 

栾    树

拉丁学名: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科    属无患子科 栾树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冠为近似的圆球形,冠幅812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枚,叶像有齿,春季嫩叶褐红色,秋季变为黄褐色,花小,花瓣黄色。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半荫的植物;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有较强抗烟尘能力。

 

 

龙柏

拉丁学名:  Sabina chinensis (L.) Ant. cv. Kaizuca

科    属柏科圆柏属

形态特征龙柏是圆柏的人工栽培变种。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形;枝条向上直展,常有扭转上升之势,小枝密、在枝端成几相等长之密簇;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球果蓝色,微被白粉。

生长习性: 喜阳,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抗寒。抗干旱,忌积水,排水不良时易产生落叶或生长不良。适生于干燥、肥沃、深厚的土壤,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较耐盐碱。对氧化硫和氯抗性强,但对烟尘的抗性较差。

 

 

广玉兰

拉丁学名:  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科    属木兰科 木兰属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树皮淡褐色或灰色,薄鳞片状开裂;小枝粗壮,具横隔的髓心;小枝、芽、叶下面,叶柄、均密被褐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幼树的叶下面无毛)。

生长习性: 广玉兰生长喜光,而幼时稍耐阴。喜温湿气候,有一定抗寒能力。适生于干燥、肥沃、湿润与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碱性土种植易发生黄化,忌积水、排水不良。对烟尘及二氧化硫气体有较强抗性,病虫害少。根系深广,抗风力强。特别是播种苗树干挺拔,树势雄伟,适应性强。

 

 

毛    鹃

拉丁学名:  Rhododendron pulchrum   

科  属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分枝稀疏,叶纸质,叶柄有毛,叶表、背均有毛而以中脉为多,花冠玫瑰红至亮红色。

生长习性: 毛鹃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怕热,耐半阴,不耐长时间强光暴晒。生长适温1528℃,冬季能耐-8℃低温。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枇杷

拉丁学名:  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科  属蔷薇科枇杷属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生长习性: 枇杷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和肥水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严寒,生长缓慢,平均温度1215以上,冬季不低-5℃,花期,幼果期不低于0℃的地区,都能生长良好。

 

 

榉    树

拉丁学名:  Zelkova serrata Makino   

科    属榆科 榉树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冠倒卵状伞形。树皮棕褐色,平滑,老时薄片状脱落。单叶互生,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缘具锯齿。叶表面微粗糙,背面淡绿色,无毛。

生长习性: 阳性树种,喜光,喜温暖环境。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酸性、中性、碱性土及轻度盐碱土均可生长。

 

 

香 樟

拉丁学名: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科    属樟科、樟属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

生长习性适应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 ,在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海拔可达1000米。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山坡或沟谷中,也常有栽培的。

 

 

结    香

拉丁学名:  Daphne odora Thunb

科    属瑞香科 结香属

形态特征: 常见的早春花木,粗壮柔软,可打结而不断,故名打结花、打结树。通常三杈状分枝。叶互生,常簇生枝顶,长椭圆形,全缘,秋末落叶后留下突起叶痕。花黄色,浓香,早春先叶开放。

生长习性喜半阴,也耐日晒。为暖温带植物,喜温暖,耐寒性略差。根肉质,忌积水,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为园林常见花灌木,也可盆栽,曲枝造型。

 

 

梅    花

拉丁学名:  Prunus mume

科    属蔷薇科 李属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芳香,白色至水红,早春先叶开花。

生长习性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但土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为佳。梅花对水分敏感,虽喜湿润但怕涝。若盆土长期过湿会导致落叶黄叶。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长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温度。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民间传说别的花大多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龟 甲 冬 青

拉丁学名:  Ilex crenata cvConvexa Makino

科    属冬青科 冬青属

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钝齿冬青栽培变种,多分枝,小枝有灰色细毛,叶小而密,叶面凸起,厚革质,椭圆形至长倒卵形。花白色,果球形,黑色 。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喜温湿气候,较耐寒。  

 

 

红 叶 石 楠

拉丁学名: Photinia  serrulata

科    属蔷薇科 石楠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褐灰色,无毛。叶革质,长椭圆形、花白色。春秋两季,新梢和嫩叶火红,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给人带来清新凉爽之感觉。

生长习性适应性强,耐低温,耐土壤瘠薄,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性喜强光照,也有很强的耐荫能力,但在直射光照下,色彩更为鲜艳。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且萌芽性强,耐修剪。

 

茶    梅

拉丁学名:  Camellia sasanqua

科    属:  山茶科  山茶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圆卵形,先端短尖,边缘有细锯齿,革质,叶面具光泽,大多为白花,少数为红花。

生长习性茶梅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生长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土壤中,碱性土和粘土不适宜种植茶梅。

 

 

银 杏

拉丁学名Ginkgo biloba L.

科    属银杏科、银杏属

形态特征: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生长习性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银杏果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

 

 

水杉

拉丁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 C. Cheng

科    属杉科、水杉属

形态特征: 水杉是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干基部常膨大;树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幼树裂成薄片脱落,大树裂成长条状脱落,内皮淡紫褐色;枝斜展,小枝下垂,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树冠广圆形,枝叶稀疏;一年生枝光滑无毛,幼时绿色,后渐变成淡褐色,二、三年生枝淡褐灰色或褐灰色;侧生小枝排成羽状,长4-15厘米,冬季凋落;主枝上的冬芽卵圆形或椭圆形,顶端钝,长约4毫米,径3毫米,芽鳞宽卵形,先端圆或钝,长宽几相等,约2-2.5毫米,边缘薄而色浅,背面有纵脊。叶条形,长0.8-3.5(常1.3-2)厘米,宽1-2.5(常1.5-2)毫米,上面淡绿色,下面色较淡,沿中脉有两条较边带稍宽的淡黄色气孔带,每带有4-8条气孔线,叶在侧生小枝上列成二列,羽状,冬季与枝一同脱落。

生长习性喜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冬季有雪而不严寒,并且产地年平均温度在13℃,极端最低温-8℃,极端最高温24℃左右,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紫色土或冲积土,pH4.5~5.5

 

 

香泡

拉丁学名Citrus medica

科    属芸香科、柑桔属

形态特征: 叶大,淡绿色,阔长圆形,边缘略有锯齿,叶柄无翅。酸味品种(Diamante)的花外侧紫色,内侧白色;甜味品种(Corsican)的花乳白色。

生长习性香橼属于芸香科植物,生长特点是半乔木,它要求在海拔800米到1200米在沙壤土栽培,要求比较湿润的环境。

 

 

桂花

拉丁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科    属系木犀科、木犀属

形态特征: 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

生长习性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杨梅

拉丁学名Myrica rubra (Lour.) S. et Zucc.

科    属杨梅科杨梅属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达60余厘米;树皮灰色,老时纵向浅裂;树冠圆球形。小枝及芽无毛,皮孔通常少而不显著,幼嫩时仅被圆形而盾状着生的腺体。

生长习性杨梅,喜酸性土壤,原产中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即北纬20度至31度之间,与柑桔、枇杷、茶树、毛竹等分布相仿,但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强。

 

 

棕榈

拉丁学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

科    属棕榈科、棕榈属

形态特征: 乔木状,高3-10米或更高,树干圆柱形,被不易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除非人工剥除,否则不能自行脱落,裸露树干直径10-15厘米甚至更粗。叶片呈3/4圆形或者近圆形,深裂成30-50片具皱折的线状剑形,宽约2.5-4厘米,长60-70厘米的裂片,裂片先端具短2裂或2齿,硬挺甚至顶端下垂;叶柄长75-80厘米或甚至更长,两侧具细圆齿,顶端有明显的戟突。花序粗壮,多次分枝,从叶腋抽出,通常是雌雄异株。

生长习性通常仅见栽培于四旁,罕见野生于疏林中,海拔上限2000米左右;在长江以北虽可栽培,但冬季茎须裹草防寒。

 

 

橘树

拉丁学名Citrus reticulata

科    属芸香科、金橘属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2-3m。枝多叶密,针刺极少。叶互生,常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不明显,叶翼小而不明显。花小白色,萼片黄绿色,花瓣5。果实扁圆形或馒头形,纵径4.5-6cm,横径6.5-7cm,基部平或隆起,上有浅放射沟4-8条,顶部微凹;果皮易剥离,质松脆,白内层棉絮状,有香气;瓤囊11-12瓣;中心柱空虚,味酸甜;种子20余粒,卵圆形,淡黄褐色。果熟期12月中旬。

生长习性要求土壤土层深厚(60㎝)、肥沃;土壤ph值在5.5-7.0;果园地势坡度低于25度。园地规划时,应有必要的道路、排灌、蓄水和附属建筑设施。

 

 

苏铁

拉丁学名Cycas revoluta Thunb.

科    属苏铁科、苏铁属

形态特征: 树干高约2米,稀达8米或更高,圆柱形如有明显螺旋状排列的菱形叶柄残痕。羽状叶从茎的顶部生出下层的向下弯,上层的斜上伸展,整个羽状叶的轮廓呈倒卵状狭披针形,长75-200厘米,叶轴横切面四方状圆形,柄略成四角形,两侧有齿状刺,水平或略斜上伸展,刺长2-3毫米;羽状裂片达100对以上,条形,厚革质,坚硬,长9-18厘米,宽4-6毫米,向上斜展微成“V"字形,边缘显著地向下反卷,上部微渐窄,先端有刺状尖头,基部窄,两侧不对称,下侧下延生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央微凹,凹槽内有稍隆起的中脉,下面浅绿色,中脉显著隆起,两侧有疏柔毛或无毛。

生长习性苏铁喜暖热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冷,生长甚慢,寿命约200年。在中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南部树龄10年以上的树木几乎每年开花结实,而长江流域及北方各地栽培的苏铁常终生不开花,或偶尔开花结实。

 

 

红玉兰

拉丁学名Mchella liliflora DC

科    属木兰科、Magnolia

形态特征: 落叶大灌木,高达35米,常丛生。芽有灰褐色细毛;小枝紫褐色。叶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018厘米,宽4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背面沿脉有柔毛。花先叶开放或很少与叶同时开放,大型,钟状;花萼片3,披针形,淡紫褐色,长23厘米;花瓣6,长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白色;花丝和心皮紫红色;花住1,顶端尖,微弯。聚合果长圆形,长710厘米,淡褐色。花期45月。

生长习性玉兰原产于中国中部各地,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温度很敏感,南北花期可相差45个月之久,即使在同一地区,每年花期早晚变化也很大。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能在一20度条件下安全越冬。玉兰为肉质根,故不耐积水,低洼地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都不宜种植,根际积水易落叶,或根部窒息致死。肉根根系损伤后,愈合期较长,故移植时应尽量多带土球。最宜在酸性、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地域生长,微碱土也可。

 

 

木瓜

拉丁学名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Koehne

科    属蔷薇科木瓜属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树皮成片状脱落;小枝无刺,圆柱形,幼时被柔毛,不久即脱落,紫红色,二年生枝无毛,紫褐色;冬芽半圆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褐色。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刺芒状尖锐锯齿,齿尖有腺,幼时下面密被黄白色绒毛,不久即脱落无毛;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长约7毫米。

生长习性: 对土质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较好,低洼积水处不宜种植。喜半干半湿。在花期前后略干。土壤过湿,则花期短。见果后喜湿。若土干,果呈干瘪状,就很容易落果。果接近成熟期,土略干。果熟期土壤过湿则落果。

 

 

西府海棠

拉丁学名Malus micromalus

科    属蔷薇科苹果属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2.5-5米,树枝直立性强;小枝细弱圆柱形,嫩时被短柔毛,老时脱落,紫红色或暗褐色,具稀疏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无毛或仅边缘有绒毛,暗紫色。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忌水涝,忌空气过湿,较耐干旱。

 

 

垂丝海棠

拉丁学名Malus halliana Koehne.

科    属蔷薇科苹果属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5米,树冠疏散,枝开展。小枝细弱,微弯曲,圆柱形,最初有毛,不久脱落,紫色或紫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渐尖,无毛或仅在鳞片边缘具柔毛,紫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卵形,长3.5-8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锯齿细钝或近全缘,质较厚实,表面有光泽。中脉有时具短柔毛,其余部分均无毛,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并常带紫晕。叶柄长5-25毫米,幼时被稀疏柔毛,老时近于无毛;托叶小,膜质,披针形,内面有毛,早落。

生长习性垂丝海棠性喜阳光,不耐阴,也不甚耐寒,爱温暖湿润环境,适生于阳光充足、背风之处。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或微碱性土壤均可成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略带粘质的生长更好。此花生性强健,栽培容易,不需要特殊技术管理,唯不耐水涝,盆栽须防止水渍,以免烂根。

 

 

红叶李

拉丁学名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 atropurpurea (Jacq.

科    属蔷薇科李属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多分枝,枝条细长,开展,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暗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先端急尖,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紫红色,有时鳞 片边缘有稀疏缘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极稀椭圆状披针形,长(23-6厘米,宽2-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钝锯 齿,有时混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微下陷,下面颜色较淡,除沿中脉有柔毛或脉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脉和侧脉均突起,侧脉5-8对;叶柄 长6-12毫米,通常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无腺;托叶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边有带腺细锯齿,早落。

生长习性生山坡林中或多石砾的坡地以及峡谷水边等处,海拔800-2000米。

 

 

拉丁学名Armeniaca vulgaris Lam.

科    属蔷薇科杏属

形态特征: 杏树是乔木,高5-8(12)米;树冠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多年生枝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一年生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具多数小皮孔。

生长习性杏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风,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

 

 

日本樱花

拉丁学名Cerasus yedoensis (Matsum.

科    属蔷薇科樱属

形态特征: 东京樱花是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长5-12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尾尖,基部圆形,稀楔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渐尖,有小腺体,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稀疏柔毛,有侧脉7-10对;叶柄长1.3-1.5厘米,密被柔毛,顶端有1-2个腺体或有时无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被柔毛,早落。

生长习性喜光、喜温、喜湿、喜肥的果树, 适合在年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600-700毫米, 年日照时数2600-2800小时以上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时间在150-200天,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20℃的地方都能生长良好,正常结果。若当地有霜害,樱桃园地可选择在春季温度上升缓慢,空气流通的西北坡。考虑到樱桃根系分布浅易风倒,园地以在不受风害地段为宜,土壤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为佳。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保水力较强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上栽培。在土质粘重的土壤中栽培时,根系分布浅,不抗旱,不耐涝也不抗风。樱桃树对盐渍化的程度反应很敏感,适宜的土壤pH值为5.6-7,因此盐碱地区不宜种植樱桃。

 

 

日本晚樱

拉丁学名Prunus serrulata var. lannesiana

科    属蔷薇科樱属

形态特征: 乔木,高3-8米,树皮灰褐色或灰黑色,有唇形皮孔。小枝灰白色或淡褐色,无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倒卵椭圆形,长5-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有渐尖单锯齿及重锯齿,齿尖有小腺体,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有侧脉5-8对;叶柄长1-1.5厘米,无毛,先端有1-3圆形腺体;托叶线形,长5-8毫米,边有腺齿,早落。花序伞房总状或近伞形,有花2-3朵;总苞片褐红色,倒卵长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被长柔毛;总梗长5-10毫米,无毛;苞片褐色或淡绿褐色,长5-8毫米,宽2.5-4毫米,边有腺齿;花梗长1.5-2.5厘米,无毛或被极稀疏柔毛;萼筒管状,长5-6毫米,宽2-3毫米,先端扩大,萼片三角披针形,长约,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边全缘;花瓣粉色,倒卵形,先端下凹;雄蕊约38枚;花柱无毛。核果球形或卵球形,紫黑色,直径8-10毫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樱花属浅根性树种,喜阳光、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紫叶桃

拉丁学名Prunus persica 'Atropurpurea'

科    属蔷薇科李属

形态特征: 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

生长习性分布中国各地,喜光,喜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怕涝.如淹水3-4天就会落叶,甚至死亡;喜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及壤土,在粘重土壤上易发生流胶病。

 

 

寿星桃

拉丁学名Var.densa Makino

科    属蔷薇科李属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普通桃的变种。植株矮生,节间短,花芽密集。四月起为盛花期,花期半月左右。九月果实成熟。树体矮化,花芽起始节位2.1,节间长度0.6cm。郑州地区花蕾现蕾期42日,始花期48日,盛花初期410日,盛花终期421日,末花期423日。开花持续天数16天。花重瓣或单瓣,蔷薇型,花蕾有深红色、粉红色、白色,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花径4.0cm,花瓣56轮,花瓣数27,花丝有粉白色、白色,花丝数37,花药黄色。矮化,花色鲜艳、重瓣。有红色、白色、粉红色不同类型,是我国地方品种资源。

生长习性寿星桃性喜阳及排水性好的土壤,耐旱、较耐寒,越冬在一摄氏度以上。寿星桃生性强健,注意施肥和疏花两个环节即可。

 

 

金枝国槐

拉丁学名Sophora japonica L. cv. Golden Stem

科    属豆科、槐属

形态特征: 金枝国槐发芽早,幼芽及嫩叶呈淡黄色,5月上旬转绿黄,秋季9月后又转黄,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其枝干为金黄色。

生长习性喜光、抗旱、耐寒,可在零下25 ℃的严寒越冬,耐涝,抗腐烂病,适应性强,栽培成活率高。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在酸性及轻度盐碱地均能正常生长。耐烟毒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气均有较强的抗性。生长速度中等,根系发达,为深根性树种,萌芽力强,寿命长。

 

 

鸡爪枫

拉丁学名Acer palmatum Thunb.

科    属槭树科槭属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树皮深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20012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 喜疏荫的环境,夏日怕日光曝晒,抗寒性强,能忍受较干旱的气候条件。多生于阴坡湿润山谷,耐酸碱,较耐燥,不耐水涝,凡西晒及潮风所到地方,生长不良。适应于湿润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红枫

拉丁学名Malus halliana Koehne.

科    属蔷薇科苹果属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5米,树冠疏散,枝开展。小枝细弱,微弯曲,圆柱形,最初有毛,不久脱落,紫色或紫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渐尖,无毛或仅在鳞片边缘具柔毛,紫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卵形,长3.5-8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锯齿细钝或近全缘,质较厚实,表面有光泽。中脉有时具短柔毛,其余部分均无毛,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并常带紫晕。叶柄长5-25毫米,幼时被稀疏柔毛,老时近于无毛;托叶小,膜质,披针形,内面有毛,早落。

生长习性垂丝海棠性喜阳光,不耐阴,也不甚耐寒,爱温暖湿润环境,适生于阳光充足、背风之处。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或微碱性土壤均可成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略带粘质的生长更好。此花生性强健,栽培容易,不需要特殊技术管理,唯不耐水涝,盆栽须防止水渍,以免烂根。

 

 

紫薇

 

拉丁学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

科    属千屈菜科紫薇属

形态特征: 紫薇又称百日红,耐旱、怕涝,喜温暖潮润,喜光,喜肥,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强,能吸入有害气体,中性土或偏酸性土较好。据测定,每千克叶能吸硫10克而生长良好。紫薇又能吸滞粉尘,在水泥厂内距污染源200250米处,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滞粉尘4042克。因此,它是城市、工矿绿化最理想的树种,也可作盆景。 紫薇还具有药物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述,其皮、木、花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解毒作用。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的功效。叶治白痢、花治产后血崩不止、小儿烂头胎毒,根治痈肿疮毒,可谓浑身是宝。

生长习性半阴生,喜生于肥沃湿润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论钙质土或酸性土都生长良好。


 

 

石榴

 

拉丁学名Punica granatum L.

科    属石榴科石榴属

形态特征: 石榴: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针状枝,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多为橙色,亦有黄色和白色。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外种皮肉质石榴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生长习性石榴性喜光、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春寒料峭的早春应该做好防寒工作。喜湿润肥沃的石灰质土壤、花期5-7月。重瓣的多难结实,以观花为主; 单瓣的易结实,以观果为主。萼革质,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种子肉质层供鲜食或加工成清凉饮料,果皮入药,性温,味酸涩,有涩肠、止血、驱虫之功效。

 

 

 

柿树

 

拉丁学名Diospyros kaki Linn.f.

科    属柿科柿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冠阔卵形或半球形,树皮黑灰色裂成方形小块,固着树上,冬芽先端钝,小枝密被褐色毛。叶阔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革质,入秋部分叶变红,叶痕大、红棕色,维管束痕呈凹入状。

生长习性原产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现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垂柳

 

拉丁学名Salix babylonica

科    属柳科柳属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2-18米,树冠开展而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淡褐黄色、淡褐色或带紫色,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1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微有毛,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淡,锯齿缘;叶柄长(3)5-10毫米,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斜披针形或卵圆形,边缘有齿牙。花序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2(3)厘米,有短梗,轴有毛;雄蕊2,花丝与苞片近等长或较长,基部多少有长毛,花药红黄色;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2;雌花序长达2-3(5)厘米,有梗,基部有3-4小叶,轴有毛;子房椭圆形,无毛或下部稍有毛,无柄或近无柄,花柱短,柱头2-4深裂;苞片披针形,长约1.8-2(2.5)毫米,外面有毛;腺体1。蒴果长3-4毫米,带绿黄褐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长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较耐寒,特耐水湿,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15年生树高达13m,服径24cm。但某些虫害比较严重.寿命较短,树干易老化。30年后渐趋衰老。根系发达,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

 

 

 

龙爪槐

 

拉丁学名Sophora japonica

科    属豆科槐属

形态特征: 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无毛;小托叶2枚,钻状。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能适应干冷气候。喜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深根性,根系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亦强,寿命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及烟尘有一定抗性。

 

 

 

含笑

拉丁学名: Michelia figo Lour.Spreng

科    属木兰科含笑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2-3米,树皮灰褐色,分枝繁密;芽、嫩枝,叶柄,花梗均密被黄褐色绒毛。叶革质,狭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1.8-4.5厘米,先端钝短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中脉上留有褐色平伏毛,余脱落无毛,叶柄长2-4毫米,托叶痕长达叶柄顶端。

生长习性生于阴坡杂木林中,溪谷沿岸尤为茂盛。含笑花喜肥,性喜半阴,在弱阴下最利生长,忌强烈阳光直射,夏季要注意遮阴。秋末霜前移入温室,在10℃左右温度下越冬。

 

 

八角金盘

拉丁学名: Fatsia japonica Thunb.Decne. et Planch

科    属五加科八角金盘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茎光滑无刺。叶柄长10-30cm;叶片大,革质,近圆形,直径12-30cm,掌状7-9深裂,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离粗锯齿,上表面暗亮绿以,下面色较浅,有粒状突起,边缘有时呈金黄色;侧脉搏在两面隆起,网脉在下面稍显着。

生长习性喜湿暖湿润的气候,耐阴,不耐干旱,有一定耐寒力。宜种植有排水良好和湿润的砂质壤土中。

 

 

洒金东瀛

拉丁学名Aucuba japonica var.variegata D'Om-Brain

科    属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可达3m。丛生,树冠球形。树皮初时绿色,平滑,后转为灰绿色。叶对生,肉革质,矩圆形,缘疏生粗齿牙,两面油绿而富光泽,叶面黄斑累累,酷似洒金。花单性,雌雄异株,为顶生圆锥花序,花紫褐色。核果长圆形。

生长习性适应性强。性喜温暖阴湿环境,不甚耐寒,在林下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或中性壤土生长繁茂,阳光直射而无庇荫之处,则生长缓慢,发育不良。耐修剪,病虫害极少。且对烟害的抗性很强

 

 

栀子花

拉丁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科    属茜草科栀子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3m。干灰色,小枝绿色,有垢状毛。

生长习性喜光也能耐荫,在庇荫条件下叶色浓绿,但开花稍差;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也少耐寒(-3℃);喜肥沃、排水良好、酸性的轻粘壤土,也耐干旱瘠薄,但植株易衰老;抗二氧化硫能力较强。萌蘖力、萌芽力均强,耐修剪更新。

 

 

南天竹

拉丁学名Nandina domestica

科    属小檗科南天竹属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

生长习性南天竹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施磷、钾肥。生长期每月施1~2次液肥。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复到1m高,并且树冠丰满。

 

 

阔叶十大功劳

拉丁学名Broadleaf Mahonia

科    属小檗科十大功劳属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0.5-4-8)米。叶狭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7-51厘米,宽10-20厘米,具4-10对小叶,最下一对小叶距叶柄基部0.5-2.5厘米,上面暗灰绿色,背面被白霜,有时淡黄绿色或苍白色,两面叶脉不显,叶轴粗2-4毫米,节间长3-10厘米;小叶厚革质,硬直,自叶下部往上小叶渐次变长而狭,最下一对小叶卵形,长1.2-3.5厘米,宽1-2厘米,具1-2粗锯齿,往上小叶近圆形至卵形或长圆形,长2-10.5厘米,宽2-6厘米,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偏斜,有时心形,边缘每边具2-6粗锯齿,先端具硬尖,顶生小叶较大,长7-13厘米,宽3.5-10厘米,具柄,长1-6厘米。总状花序直立,通常3-9个簇生;芽鳞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0.7-1.2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阔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钝,长3-5毫米,宽2-3毫米;花黄色;外萼片卵形,长2.3-2.5毫米,宽1.5-2.5毫米,中萼片椭圆形,长5-6毫米,宽3.5-4毫米,内萼片长圆状椭圆形,长6.5-7毫米,宽4-4.5毫米;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6-7毫米,宽3-4毫米,基部腺体明显,先端微缺;雄蕊长3.2-4.5毫米,药隔不延伸,顶端圆形至截形;子房长圆状卵形,长约3.2毫米,花柱短,胚珠3-4枚。浆果卵形,长约1.5厘米,直径约1-1.2厘米,深蓝色,被白粉。花期9月至翌年1月,果期3-5月。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半阴,不耐严寒,可在酸性土、中性土至弱碱性土壤中生长,但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

 

 

海桐

拉丁学名Pittosporum tobira

科    属海桐科  海桐花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嫩时上下两面有柔毛,以后变秃净,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4厘米,上面深绿色,发亮、干后暗晦无光,先端圆形或钝,常微凹入或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侧脉6-8对,在靠近边缘处相结合,有时因侧脉间的支脉较明显而呈多脉状,网脉稍明显,网眼细小,全缘,干后反卷,叶柄长达2厘米。

生长习性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

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黏土、砂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红花继木

拉丁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科    属金缕梅科檵木属

形态特征: 灌木,有时为小乔木,多分枝,小枝有星毛。叶革质,卵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钝,不等侧,上面略有粗毛或秃净,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被星毛,稍带灰白色,侧脉约5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全缘;叶柄长25毫米,有星毛;托叶膜质,三角状披针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早落。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茶梅

拉丁学名Camellia sasanqua

科    属山茶科、山茶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米,树冠球形或扁圆形。树皮灰白色。嫩枝有粗毛,芽鳞表面有倒生柔毛。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圆卵形,先端短尖,边缘有细锯齿,革质,叶面具光泽,中脉上略有毛,侧脉不明显。

生长习性茶梅性喜阴湿,以半阴半阳最为适宜。夏日强光可能会灼伤其叶和芽,导致叶卷脱落。但它又需要有适当的光照,才能开花繁茂鲜艳。茶梅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土壤中,碱性土和粘土不适宜种植茶梅。[3]  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湿润的微酸性土壤,pH556为宜。较耐寒,但盆栽一般以不低于-2℃为好,最适温度为1825℃。抗性较强,病虫害少。可用播种、扦插、嫁接法等繁殖。

 

 

云南黄馨

拉丁学名Jasminum mesnyi Hance

科    属木犀科、素馨属

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亚灌木,高0.5-5米,枝条下垂。小枝四棱形,具沟,光滑无毛。叶对生,三出复叶或小枝基部具单叶;叶柄长0.5-1.5厘米,具沟;叶片和小叶片近革质,两面几无毛,叶缘反卷,具睫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不甚明显;小叶片长卵形或长卵状披针形,先端钝或圆,具小尖头,基部楔形,顶生小叶片长2.5-6.5厘米,宽0.5-2.2厘米,基部延伸成短柄,侧生小叶片较小,长1.5-4厘米,宽0.6-2厘米,无柄;单叶为宽卵形或椭圆形,有时几近圆形,长3-5厘米,宽1.5-2.5厘米。

生长习性性耐阴,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喜温暖植物。花果期3~4月, 花期过

后应修剪整枝,有利再生新枝及开花。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中性,不耐寒,适应性强。生峡谷、林中,海拔500-2 600米。

 

 

榆叶梅

拉丁学名Amygdalus triloba

科    属蔷薇科桃属

形态特征: 短枝上的叶常簇生,一年生枝上的叶互生;叶片宽椭圆形至倒卵形,长2-6厘米,宽1.5-34)厘米,先端短渐尖,常3裂,基部宽楔形,上面具疏柔毛或无毛,下面被短柔毛,叶边具粗锯齿或重锯齿;叶柄长5-10毫米,被短柔毛。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在-35℃下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中性至微碱性而肥沃土壤为佳。根系发达,耐旱力强。不耐涝。抗病力强。生于低至中海拔的坡地或沟旁乔、灌木林下或林缘。

 

 

木芙蓉

拉丁学名Hibiscus mutabilis Linn.

科    属锦葵科木槿属

形态特征: 木芙蓉(原变型)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宽卵形至圆卵形或心形,直径10-15厘米,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被星状细绒毛;主脉7-11条;叶柄长5-20厘米;托叶披针形,长5-8毫米,常早落。

生长习性木芙蓉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露地栽植时,冬季地上部分常冻死,但第2年春季能从根部萌发新条,秋季能正常开花。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长较快,萌蘖性强。对SO2抗性特强,对Cl2HCl也有一定抗性。

 

 

垂枝梅

拉丁学名Prunus mume var. pendula

科    属蔷薇科梅属或樱属

形态特征: 枝自然下垂或斜垂,花有红、分、白各色

生长习性阳性,喜温暖气候,较耐旱怕涝,寿命长

 

 

棣棠

拉丁学名Kerria japonica (L.) DC.

科    属蔷薇科棣棠花属

形态特征: 棣棠花是落叶灌木,高1-2米,稀达3米;小枝绿色,圆柱形,无毛,常拱垂,嫩枝有稜角。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较差,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生长最好。

 

 

红王子锦带

拉丁学名Weigela florida cv.Red Prince

科    属忍冬科锦带花属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株高1.52米,花期自4月陆续开到9月份,枝条开展成拱形。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花冠漏斗状钟形,鲜红色,着花繁茂,艳丽而醒目。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畏水涝。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红王子锦带抗寒、抗旱适应性强,被评为迎绿色奥运的优良品种。春季每月浇水12次。早春在红王子锦带花枝条萌动前应将干枯枝条剪掉,并适当追施肥料,以促进新枝健壮生长。夏季高温时节雨量较多时,应注意排水,以防根腐病。冬季不需防寒,但在入冬前,要浇一次肥水,以提高其抗寒的能力。一冬不再进行施肥和浇水。

 

 

木绣球

拉丁学名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科    属忍冬科荚蒾属

形态特征: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叶柄及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或黄白色簇状短毛,后渐变无毛。

生长习性喜荫湿,不耐寒,喜肥活湿润,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但适应性较强。萌芽、萌蘖力强。

 

 

金钟花

拉丁学名Forsythia viridissima Lindl.

科    属木犀科连翘属

形态特征: 金钟花是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全株除花萼裂片边缘具睫毛外,其余均无毛。枝棕褐色或红棕色,直立,小枝绿色或黄绿色,呈四棱形,皮孔明显,具片状髓。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3.5-15厘米,宽1-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通常上半部具不规则锐锯齿或粗锯齿,稀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6-12毫米。

生长习性生于山坡灌丛中、溪岸、林缘。为温带、亚热带树种,喜光耐半阴,耐旱,耐寒,忌湿涝,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地半阴坡的平缓地。

 

 

常青藤

拉丁学名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

科    属五加科常春藤属

形态特征: 典型的阴生藤本植物,全是木质茎,茎长可达35米,多分枝,茎上有气生根。细嫩枝条被柔毛,呈锈色鳞片状,叶互生,革质,油绿光滑,两裂,长10cm, 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3浅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表,长512cm,宽1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卵圆形,深绿色。幼时有无数气根,缘墙壁或树干上升,具鳞状毛。伞形花序单生或27个顶生;花小,黄白色或绿白色,花5数;子房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状。果圆球形,浆果状,黄色或红色。花期58月,果期911月。果实球形,次年成熟,橙色。附于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沟谷阴湿的岩壁上。产于陕西、甘肃及黄河流域以南至华南和西南。

生长习性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忌高温闷热的环境,气温在30℃以上生长停滞;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在直射的阳光下或光照不足的室内都能生长发育。

 

 

爬山虎

拉丁学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科    属葡萄科爬山虎属

形态特征: 爬山虎属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藤相似。藤茎可长达18(60英尺)。夏季开花,花小,成簇不显,黄绿色或浆果紫黑色,与叶对生。花多为两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长48cm,较叶柄短;花5数;萼全缘;花瓣顶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

生长习性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它对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对空气中的灰尘有吸附能力。

 

 

淡竹

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glauca

科    属禾本科刚竹属

形态特征: 竿高5~12米,粗2~5厘米,幼竿密被白粉,无毛,老竿灰黄绿色;节间最长可达40厘米,壁薄,厚仅约3毫米;竿环与箨环均稍隆起,同高。箨鞘背面淡紫褐色至淡紫绿色,常有深浅相同的纵条纹,无毛,具紫色脉纹及疏生的小斑点或斑块,无箨耳及鞘口繸毛;箨舌暗紫褐色,高约2~3毫米,截形,边缘有波状裂齿及细短纤毛;箨片线状披针形或带状,开展或外翻,平直或有时微皱曲,绿紫色,边缘淡黄色。末级小枝具23叶;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存在但早落;叶舌紫褐色;叶片长7~16厘米,宽1.2~2.5厘米,下表面沿中脉两侧稍被柔毛。花枝呈穗状,长达11厘米,基部有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5~7片,无毛或一侧疏生柔毛,鞘口繸毛有时存在,数少,短细,缩小叶狭披针形至锥状,每苞内有2~4枚假小穗,但其中常仅12枚发育正常,侧生假小穗下方所托的苞片披针形,先端有微毛。小穗长约2.5厘米,狭披针形,含12朵小花,常以最上端一朵成熟;小穗轴最后延伸成刺芒状,节间密生短柔毛;颖不存在或仅1片;外稃长约2厘米,常被短柔毛;内稃稍短于其外稃,脊上生短柔毛;鳞被长4毫米;花药长12毫米;柱头2,羽毛状。笋期4月中旬至5月底,花期6月。

生长习性: 耐寒耐旱性较强。常见于平原地、低山坡地及河滩上。竹竿坚韧,生长旺盛。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市栖霞区长江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